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在京津冀、雄安新区等大规模区域建设规划及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煤电去产能对煤电市场巨幅调整和对火电建设企业生存经营巨大影响,客观评定火电勘测、设计、施工企业较强装备施工能力和现代化管控水平,引导支持火电建设企业尤其是火电施工企业参与其中。
上半年,西北电建在财务资金管理、风险管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177个在建工程项目优质推进。
并将2017年确定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年。公司积极适应新常态,抢抓市场机遇,实现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4.91%、23.89%、527.19%。白振平表示,下半年,将继续以市场开发为龙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盯全年经营目标,围绕集团公司提出的提质增效稳增长中心任务,整体发力,通过着力开拓市场,增加营收,提高效益,同时迅速调整业务结构,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努力创新商业模式。其中,上半年集中采购率98.07%,综合成本降低率5.62%。上半年,西北电建累计签约444个,其中国内电力409个,国际8个,非电27个,西北电建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在所属至瑞公司增设食品检测实验室,扩大公司经营范围。加强民主管理,强化班组建设,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所属单位35个项目参加竞赛。电网输配电价监管方面,已批复输配电价水平的第一批、第二批共18个省级电网及深圳电网,累计核减电网准许收入300多亿元,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工商业电价水平。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业务方面,第一批推出了106个试点项目,建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竞争机制。规范燃煤自备电厂方面,相关部门赴新疆、山东、内蒙古等地开展了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及运行专项督查因此,我们只能逐步降低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的煤炭比重,在不得不继续使用煤炭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煤炭的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原来仅是保供应,现在还要承担让路和托底双重责任,这就需要火电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更安全,更可靠,而且要更清洁、更高效、更灵活。
我们希望跟上发达国家早日完成第二期能源转型,但是难度实在太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科学技术发展后,煤电还可以搞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储存、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可能与新能源发电一样,成为一种干净能源。改革实施后,出现了煤电上网电价下调,电煤价格大幅反弹,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持续下降,市场交易电量快速增加,行政手段干预电力市场问题突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导致煤电企业生存发展困难。据说2016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已突破1万亿千瓦时,平均每千瓦时压低价格7.23分,发电企业将亏损723亿元人民币。只要参与正常调峰的火电站,在收益上要平衡,这样才有深度调峰的积极性,从产业政策上要搞清楚。
在电力统计中,往往把电源分成化石能源发电和非化石能源发电:煤炭、燃气、燃油发电统计为化石能源发电;而生物质能源和垃圾发电应与风电、水电、潮汐发电等统计为非化石能源发电。但是在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发电企业的负债率居高,国家又要求降低杠杆率的条件下,电力应当走特殊商品的道路。在发展风电、光伏发电以前,中国的电源结构是煤电为主,还有水电和少量核电,煤电是调峰、调频,又是水电丰枯调节电源。放开的发用电计划部分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
又如天然气发电按全部装机为工作出力和调峰容量,这是做不到的,因天然气发电站有不少装机是热电联产和冷热电联产,要以热定电运行。2015年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162小时,2016年进一步下降199小时,2016年煤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已下降到4165小时,比过去下降1000~1500小时,不仅提高了电力成本,还减少了售电收入。
作者:原能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朱成章。由于煤炭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还要利用,与其让它继续污染环境,不如清洁高效开发煤炭。
03 燃煤发电企业效益明显下滑,风险不断扩大。中国在严重缺电情况下,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曾达6000~7000小时/年;在电力基本平衡之后,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达到5500~6000小时/年左右;大力发展水电,水电比重提高到20%~30%后,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达5000~5500小时/年;新能源发电比重提高后,火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下降到2000~4500小时/年。我们不同于发达国家,不能只有减排二氧化碳的任务,不能否定煤电的超低排放。(见《中国能源报》2017年3月13日第4版《火电要让路还要托底》)。05 对煤电的污染要有科学认识,不要否定煤电的超低排放。中国要继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没有错,但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要想完全脱离火电,尤其是煤电,是不可能的。
问题是我国没有完成第二期能源结构转型,现在一次能源结构还停留在煤炭时代。大家对于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变化认识不一致,对于发电设备是否过剩产生不同的看法。
从我国能源的情况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煤炭还是主要能源,煤电也还是主要电源,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煤电在电源中的比重会下降,但煤炭和煤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目前要纠正对煤电的一些误解。我国目前进口石油已达60%,进口天然气已达30%,但是一次能源结构还是以煤为主。
另外有人拿煤电标准利用小时数来计算过剩容量,他认为十三五期间核准在建项目和违规项目如果全部在十三五期间投产,到2020年煤电装机容量可能达到13亿千瓦。关键在于煤电的标准利用小时数缺乏科学依据,对非化石能源的调峰能力和调峰要求缺乏科学的依据。
所以,火电发挥了更大更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煤电没有辜负中央的嘱托,中国的煤电技术、中国煤电的清洁高效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煤电的生存条件堪忧,要给煤电创造条件,让煤电优雅地活到该活的年限,则中国电力工业幸甚,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发电幸甚。但也有认为煤电并没有什么困难,煤电严重过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应当降低价格。(见《中国能源报》2017年3月13日第4版《能源结构转型需要联动》)。
世界能源结构转型,第一期是由秸秆转向煤炭,第二期是由煤炭转向油气,第三期由油气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前面已经说过,电力不是一般商品,电价不能因供求大幅波动。
例如,原来发电利用小时数是衡量电力工业的重要指标,但电力工业结构发生变化后,大量开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其属性与火电、水电大为不同,新能源具有间歇性、季节性,且与需求侧不对称,这意味着火电需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也存在严重分歧,煤电企业纷纷呼吁要调整煤电政策,否则2017年可能出现全面亏损。
一、煤电在电源中的比重会下降,但煤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代表、委员都发表了许多促进电力健康发展的建议,我特别赞赏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董事长王炳华对煤电的建议:产业政策出台一定要稳定,这么多年煤电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好,这是不正常的,如果有煤电联动机制,就要保证机制的稳定运行,要常态化。煤价上涨后,过去还可以用煤电联动提高电价,现在实行市场定价之后,就不再有煤电联动,现在地方政府施压使发电企业单边降价,使用电企业在买电上获得好处,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初衷背道而驰。
煤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比火电高,如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代替煤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容易夸大煤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降幅,我国煤电装机比重大,燃气电站比重小,问题还不突出,当燃气电站大力发展之后,这个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因为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季节性之前,离开煤电是不可能的。为消除煤烟污染,我们要用电力和天然气去替代散烧煤,把尽可能多的煤炭供发电厂使用。一方面,火电要为新能源发电让路,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托底作用,新能源不发电时,如果有需求,火电就要顶起来。
天然气发电作为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的辅助电源和调峰、调频电源,设备利用小时数低。煤电企业效益从去年开始明显下降,原因一是从去年年初开始下调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下调3分钱,相应减少发电企业利润1110亿元,使燃煤电厂利润下降一半。
他的意思是要想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还离不开煤电,要让煤电全心全意地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服务,就得让煤电优雅地活到该活的年限。现阶段清洁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火电扮演重要的调峰角色。
在新的电力体制改革后,以市场化交易为名压低电价。在最近几十年里,英美掀起了私有化、自由化的电力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英国无论是电力库模式还是新电力交易制度模式,都未能保证发电厂的合理回报,电力建设停滞了,缺电危机到来了,电力改革宣告失败。